PET瓶罐的經濟價值

 

 

 

PET即是我們日常使用的寶特瓶原料的音譯簡稱,屬於一種常見的樹脂。其完整學名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原料構成為「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經由縮合反應製成。視成型的產品用途及產業類別更有細分為APET、PETG及CPET等等,是被廣泛運用於各產業的材料之一。

PET最早是由杜邦公司(世界第二大化工公司)的Nathaniel Wyeth著手研發的一種材料,主要是希望能開發一款能裝填碳酸飲料的塑料瓶,而當時的食品包裝仍是以玻璃瓶、金屬罐為大宗。杜邦公司於1967年開始著手這項研發企劃,而PET這項產物即是當時的研究成果,並最終於1973年取得PET的專利。

 

 

PET瓶罐自問世以來,已被大量運用於各類包裝上,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到使用PET容器做為包裝的產品,而其中又以食品業為最。PET瓶罐能被大量使用於日常生活中,到今天逐漸取代其他材質容器,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體現在其背後的經濟價值上。

  1. 原料成本:價格不外乎是購買任何東西時會首先考慮到的層面之一。在追求CP值的時代,從一般的消費者到企業採購都希望能以相對理想的價格購買到優良的產品;而單純在包裝這一環節上,PET材質完美替消費者解決這一難題。眾所周知,用料成本會相對反應在成品價格上,而單就材料層面,PET的成本相對傳統壓克力、玻璃、紙類、鐵鋁等金屬要更親民。

  2. 材質特性:PET屬於熱塑性聚酯,本身具有良好的拉伸及延展特性,作為塑膠時可依模具形塑獨特的樣式,生產符合產品/品牌形象的專屬容器,也就是一般常說的客製化開模。除此之外,PET也能用於製作工業產品的基礎原料聚酯纖維、電器零件、絕緣片等等。

  3. 食安責任:有別於其他容器材質,PET對於人體無害,對於整體環境也友善許多。因為2011年的塑化劑事件,往往提到塑膠類製品總是會讓人往塑化劑聯想,但對於PET消費者是可以放心的。PET不僅安全無毒,不添加塑化劑或其他添加物,回收系統也相對完整,分解後更不會產生任何對人體有害物質。

 

 

  1. PET瓶罐擁有極優良的透明度及光澤性,清晰程度更甚玻璃瓶罐。

  2. PET塑膠瓶罐具有質量輕、韌性高等特性,罐體更耐磨不易破碎,能很好的保護內裝物品。

  3. 溶劑耐性高,可盛裝稀酸鹼、油等液體,適用於大多數食品及物體包裝。

  4. 對氣體與液體的滲透性低,氣密性極佳。用於食品包裝時不易與外部空氣產生氣體交換而導致內容物變質。

  5. 純樹脂製PET塑膠罐無色無味安全無毒,確保使用者食安健康;回收後完全燃燒不會產生任何對人體有害物質,回收系統也較其他材質容器完善,落實環境責任。

 

 

  1. 耐溫較低,一般由PET製成的包裝容器可盛裝的溫度範圍在-10~60度之間。高溫部分雖然可藉由增加容器厚度略為提升,但仍無法直接用於熱充填的情況(例如:果醬、高溫液體等),建議先將盛裝物降溫至容器最高耐受溫度以下再進行充填。

  2. PET包裝材雖可重複使用,但因為本身分子結構較為鬆散,重複使用於充填飲料、泡菜等食品容易有異味殘留。

 

 

沒錯,PET瓶罐也是有分等級的!可能大部分的採購業者都會認為同樣都是透明的罐子,價差頂多只是尺寸跟規格上的差異,材質不都相同嗎?其實並非如此,撇除掉容器造型的部分(涉及模具設計與罐體成型難易度)所帶來的價差,還有很大一部分就出在原料上。

  1. 常見作為容器的PET系原料:目前作為塑膠使用的PET可以再細分出RPET、CPET。一般用於製作容器類的有純原料的PET(100%)、RPET(約20~30%)+PET、CPET。由於CPET在本質上經過改質及結晶化,成品與一般市面常見的寶特瓶已是屬於兩種不同類型的產物,所以在這裡就不做比較,這邊主要將針對純PET與混有RPET的寶特瓶進行對比。

  2. 純PET瓶罐的特性:純PET製成的塑膠容器在外觀上會較透徹,擁有比玻璃更佳的透明度及光澤感,成體特性是柔韌帶有彈性的觸感,也具有較強的抗衝擊能力;在回收利用上可透過完全燃燒或是特殊菌種水解的方式,分解為二氧化碳與水。但相對的,沒有一樣材質是完美的,純PET包材的使用限制除了上段提到的使用限制,在成本上的花費也較高,但除此之外就沒其他的隱憂或是缺點,是對於現今使用環境來說相當完美且無可替代的包裝材。

  3. RPET混合瓶罐的特性:RPET(再生聚酯)是由回收的寶特瓶為原料,經過分離、切片再重新製成的原料酯粒,會依照後續用途進行拉絲擠壓成纖維或重溶吹瓶等等。相較於純PET,混有RPET的塑膠容器不僅在外觀上較為混濁無光澤感,成體也較為死硬沒有彈性,在美觀與抗外力這兩方面都是比不上純原料的瓶罐,但相對的造價便宜。

  4. 我們的觀點:也許會有人說既然能回收利用又能以較優惠的價格回饋給使用者,這樣不是很好嗎?確實,若是能做到完美的回收再製,並將這中間的能源耗差轉換為成本回饋社會,這對環境與使用者來說都是雙贏的局面,但理想與現實往往是有差距的。主要原因還是RPET的產出相對繁瑣,即便整體能耗較低一些,但在初期的回收分類上就會是一大考驗,以現今台灣的回收塑膠瓶罐並非都是透明的,這在後續的分料上造成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我們無法確定回收的瓶罐材質來源是否都是沒有任何的添加劑,或是在回收的過程內有混到非PET的塑膠瓶罐,這導致後續使用於食品包裝的安全性都是有很大的疑慮。

 

 

有別於他廠使用次級料混合製造,誠欲堅持使用100%純原料,從瓶胚到瓶罐都由自家工廠生產。產品通過各項檢驗、品質嚴格把關,致力打造純正MIT的無毒環保食品包裝,不僅保障消費者使用及食用安全,也替我們的下一代留下健康的環境。

 

 

 

您可能會感興趣